一周要闻回顾 | 华辰芯光完成超亿元A1轮融资,牧镭激光启动科创板上市,重大预告3月19日上海2024中国激光领军人物大会……

 

一周精选热点

 
最新资讯
行业关注
前沿信息

 

 
融资IPO
 
 

 

1、华辰芯光完成超亿元A1轮融资,致力于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研发制造

 

日,光通信和激光雷达芯片提供商无锡市华辰芯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辰芯光”)完成超亿元A1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合创资本领投,赛智伯乐、富春资本等机构跟投,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芯片产能扩建。

华辰芯光成立于2021年9月,公司核心业务聚焦光通信和激光雷达市场,是一家从事高可靠半导体激光芯片的设计、外延生长、FAB制造的高科技企业。公司目标是在5年内成为砷化稼(GaAs))和磷化铟(InP)领域亚洲最大的光通信和激光雷达用激光芯片制造中心。

华辰芯光业务布局

 

激光芯片作为关键零部件,具有万亿级市场空间,能广泛应用于电信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制造、卫星通讯、光子计算、 VR等多个领域。

在激光雷达领域,公司已量产了面向卫星通信、汽车无人驾驶等ToF1550nm激光雷达产品用的高可靠的泵浦激光芯片,华辰芯光每年可以为国内外提供超过1000万颗激光雷达用光芯片。

2、激光厂商牧镭激光启动科创板上市

12月2日,证监会披露了南京证券关于报送南京牧镭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牧镭激光”)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辅导备案报告。

据资料显示,牧镭激光成立于2015年,是相干测风激光雷达系统开发及工程应用的推动者,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激光探测设备供应商。先后推出地基、机舱、三维扫描等多种灵动方式测风激光雷达产品,质量通过CE、ETL检测认证,参数已得到DNV-GL、Windguard、DTURisø、中国气象局等世界权威风电评估机构认证。产品连续三年稳居全国、全球市场头部位置,已参与国际IEC、国内风标委标准制定工作。地基式雷达打破国外产品垄断,实现进口替代,机舱式雷达已成为部分主机厂商风电机组标配零部件。建成大规模批量化的测风激光雷达系统生产线,年产能超五千台,保持制造成本优势明显,确保客户竞争优势。

 

3、邦德激光完成数亿元融资 IDG资本与顺为资本联合领投

 

近日,全球领先的激光加工智能解决方案供应商邦德激光宣布获得由顺为资本和 IDG 资本联合领投的数亿元战略投资。本轮投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

 

邦德激光成立于2008年,是全球知名激光加工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邦德激光立足激光加工设备制造领域,向产业链上游纵向延伸,实现激光器、激光头、操作系统在内的自研自产生态布局,具备核心部件、工业软件及智能化系统、整机设备的全套自研能力,是国内为数不多具有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的激光企业。

 

邦德激光2019年以来已连续4年实现激光切割机全球销量第一。2023年,邦德激光全球总部基地Dream Park开工建设,2025年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激光切割及焊接设备生产基地。届时,邦德激光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势必会迎来新一轮增长,全球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或将成为世界瞩目的中国高端装备制造标杆企业。

 

 

 
企业动态
 
 

 

1、抢占光伏赛道!英诺激光:明年将推出第二代BC激光开膜设备

 

近日,英诺激光在接受机构调研时就“BC激光开膜设备进展”表示,目前第一代设备已通过量产验证,明年将会推出第二代产品。

 

据悉,近日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上,英诺激光子公司——英诺光伏的总经理晏恒峰博士重点分享了公司在激光光伏应用领域的工艺理解、技术储备、技术复用和已量产的产品情况。

 

公司认为,BC电池技术具有平台性特点,BC电池的结构提高了图形化的复杂度,有望在激光技术的支撑下通过优化电池结构设计从而进一步打开其提效空间。

BC电池激光开膜设备

光伏产业前景广阔,英诺激光乘行业发展之势,抢占光伏赛道。公司已成功研发并推向市场的量产设备有TOPCon电池激光SE直掺设备、激光冲击强化LSP量产设备、激光超细栅设备、BC电池激光开膜设备等。英诺光伏背靠英诺激光,除了有光伏自动化能力之外,还有强大的激光器技术和光学工艺开发能力,在行业中独树一帜。

 

2、突破!睿创团队中红外带间级联激光器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睿创研究院及睿创光子团队在中红外带间级联激光器(Interband cascade laser,ICL)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团队实现了高性能、室温连续工作、多个激射波长的带间级联激光器系列,结合分子束外延技术,在InAs衬底上生长带间级联激光器材料,制备的窄脊器件室温激射波长接近4.6μm和5.2μm。

 

目前全球带间级联激光器市场仍由国外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国内仍处于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本文报道的这两项工作标志着睿创光子在带间级联激光器的外延设计和器件制备等多个方面同时达到了较高的技术水平,成为掌握高性能带间级联激光器技术的企业。该工作也为后续单模可调谐的DFB带间级联激光器的研发和量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创鑫4200W大泵全球首发,推动国产激光技术再升级!

 

11月28日,“萃炼成光,创鑫激光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布会”在全网直播。发布会上,市场与品牌负责人曾剑锋首次向公众讲解了创鑫激光进军焊接领域的技术框架和演进方式,并首次向行业公开创鑫激光“器件一体化” 技术,发布创鑫最大功率4200w单泵。4200W大泵的发布不仅是创鑫核心器件技术的自我突破与进阶,更是国产激光技术的再一次升维。

泵源是激光器的核心器件,其技术水平对激光器的功能和性能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此次发布的4200W大泵是创鑫在泵源激光耦合端采用集成的大泵方案实现的泵源耦合一体化,充分展现了创鑫“器件一体化”的领先技术优势。集合了一体集成(泵源壳体采用定制的轻量化合金材料,并一体成型而成,重量减轻50%以上)、三波长合束(采用915+940+976多波长合束技术,高效耦合,电光效率维持在54%以上)和直冷散热 (采用独立水道设计,将泵源、散热板一体化集成设计,实现了芯片直冷,业界首次实现板上芯片的概念)三大领先技术,并且每颗芯片都是独立光路和电路,不会因为一两颗芯片问题导致整个泵源宕机。

 

经过近十几年的高速发展,我国激光产业逐步向技术前沿逼近,从追随者转变为同行者甚至领跑者。在这行进过程中,创鑫激光作为中国激光产业的中坚力量,持续创新技术、攻坚克难,为我国激光领域创造了一大批核心技术,4200W大泵的发布则为中国激光产业又添一重磅技术,推动中国激光引领全球“最亮的光”方向。

 

4、炬光科技获某欧洲知名汽车Tier1客户激光雷达发射模组项目定点函

 

12月3日晚间,炬光科技(688167)公告,公司于近日获得了某欧洲知名汽车Tier1客户(客户代号:AG公司)激光雷达线光斑发射模组项目的正式定点函。该定点项目发射模组预计量产时间为2025年上半年,当前仍处于开发验证阶段,正在持续交付研发样品。根据客户预测,该定点项目生命周期内预计需求量约50万套。

谈及该事项影响,炬光科技表示,该定点项目是炬光科技与AG公司之间的首个量产定点项目,炬光科技已经通过AG公司的稽核和评估,并正式成为AG公司的合格供应商。基于此,炬光科技与AG公司正在扩展更多项目合作,可以预期未来可能产生新的潜在项目定点。

 

“与此同时,在车载激光雷达领域,公司仍将战略聚焦于独特的线光斑发射模组技术路线,继续积极扩展全球激光雷达行业市场,并进一步加强在汽车业务上的布局。”

 

 
行业动态
 
 

 

1、3月19日上海:2024中国激光领军人物大会暨上市公司峰会

 

在2024慕尼黑上海光博会之际,湖北省光学学会、激光之家联合相关单位将于2024年3月19日(光博会的前一天)在上海隆重召开《做时间的朋友:中国激光领军人物大会暨上市公司峰会》,优秀的激光领军人物和企业家们纷纷登台演讲,分享激光企业的成长故事,洞察激光行业的发展趋势。这是激光界的取经大会、学习大会、交流大会。

 

 

会议将邀请20位来自激光领域的领军人物登台演讲。400余位激光行业的企业家、高管精英齐聚一堂,重点邀请上市公司领导、拟上市企业领导、专精特新企业领导、其他类型的高成长性企业领导。

 

覆盖全产业链:包括激光元器件及材料、光纤激光器、超快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激光加工设备、激光智能装备、激光自动化产线、激光设备配套产品领域的企业家、高层领导、技术负责人等,以及部分终端用户。

 

 
技术前沿
 
 

 

1、中国科大在短波红外单光子激光雷达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亮教授团队和问天量子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短波红外单光子激光雷达取得重大进展。研究团队通过全自主研发的单光子探测器芯片,匹配读出电路,结合全光纤激光雷达,开发了全天候、大扫描角度的激光雷达成像系统,为短波红外单光子成像及其核心芯片制备提供了开创性的方法,相关成果以“Single-Photon Depth Imaging Using a Photodetector With a Wire-Bonding Quenching Resistor.”为题,发表在探测器领域的知名期刊IEEESensorsJournal上。

研究团队在芯片封装过程中通过金丝键合淬灭电阻的方式,使得InGaAs单光子探测器在优化过的读出电路下,以较为良好的光电性能工作在自由运行模式。该单光子探测模块在243K工作温度以及5μs死时间下,实现了3.96%的低后脉冲概率以及0.9KHz的暗计数率。同时,该模块在激光雷达系统中,以较低的脉冲激光功率(5mW@40KHz)实现了在雾天3km的深度成像。并且研究团队实现了从激光雷达的核心芯片、读出电路,到整个激光雷达系统的全国产化自主开发,对推动国内短波红外远距离单光子激光雷达有着重要的意义。

 

2、紧凑型加速器技术实现“重大能源里程碑”

 

近日,来自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几个国家实验室、欧洲大学和总部位于德克萨斯州的TAU系统公司的研究人员展示了一个不到20米长的紧凑型粒子加速器,它能产生能量为100亿电子伏特(10 GeV)的电子束。目前在美国运行的加速器中,只有另外两个可以达到如此高的电子能量,但它们都大约长达3公里。

图片气体电池图。在内部,一个极其强大的激光撞击氦气,将其加热成等离子体,并产生波,在高能电子束中从气体中踢出电子。纳米粒子是由二次激光穿过顶部窗户照射到金属板上产生的,增强了传递给电子的能量。(图源:TAU Systems)

“我们现在可以在10厘米(产生光束的腔室的大小)内达到这些能量,”UT物理学副教授、TAU Systems首席执行官Bjorn“Manuel”Hegelich表示。他是最近在《极端物质与辐射》(Matter and Radiation at Extremes)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的资深作者,该论文描述了他们的成就。

在这个实验中,研究人员使用了世界上最强大的脉冲激光器之一,德克萨斯大学的德克萨斯拍瓦激光器(Texas Petawatt Laser),每小时发射一次超强光脉冲。一个拍瓦的激光脉冲的功率,大约是美国现有电力的1000倍,但持续时间只有150飞秒,不到闪电放电时间的十亿分之一。该团队的长期目标是用他们目前正在开发的激光驱动他们的系统,这种激光可以放在桌面上,每秒重复发射数千次,使整个加速器比传统加速器更紧凑,在更广泛的环境中使用。

这项研究得到了美国空军科学研究办公室、美国能源部、英国工程与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以及欧盟“地平线2020”研究与创新计划的支持。

以上文章内容由激光之家整理,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7日内与本平台联系(邮箱:2900646553@qq.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处理!

 

 

激光之家
视频报道
会议展览

大科激光DK-YMM 6000多模光纤激光器

投稿邮箱:290064655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