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光学国际领军人物洪明辉:启动今年全职加盟母校厦大计划

又有院士级科学家披露了自己回国的计划。

 

据福建媒体《海峡导报》消息,7月2日,“大厦栋梁”计划启动仪式暨厦门校友经济联盟成立大会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酒店举行。来自全国70多家高校及本地部分中小学的近四百名杰出校友代表齐聚一堂,叙友情、话合作。

 

 

消息提到,南强投资顾问,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洪明辉表示:“我已正式启动今年全职加盟母校的计划,期盼为美丽厦门和母校发展多做贡献。

 

洪明辉介绍称:“我主要从事激光微纳加工及检测技术研究,在光电工程领域开展了一些前沿研究和产业化工作,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国际影响力。光电工程领域是一个高度集成的综合性交叉学科,与厦门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的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领域在内的重点领域主攻方向高度契合,将为厦门市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创新支撑。”

 

公开资料显示,洪明辉,厦门大学1981级物理系本科、1985级半导体物理和器件专业方向硕士校友,毕业后留校任教,后赴新加坡深造留学,2000年获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学位,先后任职于新加坡科技局和新加坡国立大学。

 

洪明辉是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光科学与工程中心主任,美国光学学会会士、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国际光子和激光工程学会会士和副主席,新加坡工程师学会会士和副主席,是激光光学领域的著名学者和领军人物。

 

据厦门大学校友总会官网介绍,作为一项重要的科学尝试,“光学微球”概念的提出,打破了光学技术中衍射极限的桎梏,颠覆了传统光学器件对光的调制能力,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构建微纳光学系统的思路。这一发现,正是源起于洪明辉及其团队在2000年所从事的激光清洗研究。

 

当时他们尝试用激光来清洗硅片上的一些圆形附着物,而在实验过程中,他们惊奇地发现这些圆形附着物下面竟然产生了很多纳米尺度的小孔,孔的尺寸最小可以突破100纳米。对于这种特异现象,洪明辉和同事们围绕其物理机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调查,终于挖掘出了颠覆性的微球光学技术,并通过一系列研究证明这些小孔的产生源于圆形附着物对于光的聚焦效应,这种聚焦效应可以轻易地突破经典的衍射极限理论所限制的尺度,就像在密不透风的极限理论上开了一扇天窗,穿射进来的阳光照亮了新方向。

 

2014年洪明辉领导的团队获得竞争十分激烈的新加坡国家研究基金会500万新币的研究经费支持,推动纳米微球相关工作的全面开展,并着手原型机的开发工作,项目在2016年验收时获得专家组高度评价,并有意予以持续重点支持,进一步巩固和树立新加坡在这一研究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此时,作为学者的洪明辉没有满足于理论研究的突破与成就,而是渴望对自己的又一次超越。他认为,科学家在以原创探索性研究为基石的同时,更需要开拓促进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应用型高科技产品。

 

2017年,洪明辉以相关专利为技术核心,从新加坡国立大学孵化成立新加坡光技术公司并担任董事局主席,组建了一支由实验室科研人员和职业经理人共同组成的管理和技术研发团队,公司研发的技术产品立刻吸引了知名光学元件制造商、日本上市公司西格玛光机株式会社的密切关注,双方合力开发,陆续将革命性技术推向市场,如2020年初在美国西部光电展中正式展出的光学显微镜OptoNano 200机型,出厂检测指标为137纳米,颠覆了对传统光学显微镜认知,这类高档机型将为支撑生命科学、医学甚至针对目前全球面临的突发性公共卫生疾病的微纳检测提供有力的直接观察手段。

 

以上文章内容来自澎湃新闻网。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7日内与本平台联系(邮箱:2900646553@qq.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处理!

激光之家
视频报道
会议展览

大科激光DK-YMM 6000多模光纤激光器

投稿邮箱:290064655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