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光通信与智能传感技术与应用大会成功召开


“光链全球,智造未来”,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光通信与智能传感技术已成为推动各行业创新变革的核心驱动力。7月24日,由湖北省光学学会、湖北省激光行业协会、光电猫视界、激光之家联合主办的《 OCG 2025 光通信技术与应用大会》与《SSC 2025 智能传感技术与应用大会》盛大召开。本次大会汇聚了14位光通信与智能传感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行业领袖及企业代表,他们带来了前沿的研究成果与深刻的行业洞察,共同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


△嘉宾合影


△现场照片
湖北省光学学会秘书长何平安教授,湖北省激光行业协会秘书长、湖北省光学学会副秘书长童吉山分别致辞。会议由武汉工程大学童维军教授主持。
何平安秘书长在致辞中表示,大会将围绕光通信与智能传感多个前沿话题展开深入探讨。期待与会嘉宾能带着问题而来,带着思路而归;带着需求而来,带着合作而归。

△湖北省光学学会秘书长何平安教授致辞
童吉山秘书长在致辞中表示,希望与会嘉宾能充分利用本次大会,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带动核心技术和产业能力提升。

△湖北省激光行业协会秘书长、湖北省光学学会副秘书长童吉山致辞

△武汉工程大学童维军教授主持会议
作为全球光通信领域的重要企业,上市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中心总经理罗文勇率先登场。罗总是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荣誉。他以《智算时代空芯光纤技术发展与挑战》为题,结合烽火通信“光通信系统、光纤光缆、光电子器件”三位一体的产业优势,深入剖析了空芯光纤技术在智算时代的核心价值与突破方向。

△烽火通信技术研究中心总经理罗文勇演讲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特种光纤首席科学家杨晨博士则聚焦卫星通信领域,带来《卫星通信中的高可靠特种光纤技术进展》演讲。长飞光纤是上市公司,作为光纤光缆行业的领军者,长飞光纤在高可靠性特种光纤技术上的突破性成果及卫星通信用产品解决方案,为卫星通信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杨晨博士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并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长飞光纤特种光纤首席科学家杨晨博士演讲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翼凯,从学术视角解析《大容量光互连的发展预测及异质集成技术展望》。苏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在光电子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他重点分析了Pbps光子芯片在信道数、尺寸、功耗方面的核心挑战,并分享了团队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大容量光互连技术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上海交通大学苏翼凯教授演讲
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院长助理韩玄博士长期从事自由空间量子通信的实验研究,曾参与 “墨子号”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系列研究,他在《卫星量子通信发展趋势分析》中梳理了卫星量子通信的发展历程,并对未来趋势作出研判,展现了该领域的广阔前景。

△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院长助理韩玄博士演讲
武汉六博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近期研发的超轻无人机激光通信载荷,重量小于400g,且全球首次实现千元级无人机的激光通信与中继通信。公司总经理宋启瑜在《电磁干扰免疫的无人机群光通信试验》中详细介绍了设备研发及测试情况,为无人机群光通信的产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武汉六博光电总经理宋启瑜演讲
蓝星光域 (上海) 航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杨一超博士,在《全域无线光通信:空天地应用场景与技术适配性分析》演讲中,从空间域与光谱域出发,探讨了无线光通信在空天地海场景中的技术适配策略。蓝星光域在行业内首次提出了“全域无线光网络生态体系”的全新概念,为全球通信方式变革提供了新思路。

△蓝星光域首席技术官杨一超博士演讲
在智能传感技术专场,嘉宾们围绕不同应用场景的技术突破与实践展开分享。光纤传感领域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武汉理工大学光纤传感技术与网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宁教授,在《光纤传感技术新应用》中阐述了光纤传感技术在能源安全、生物医学、智慧交通等领域的创新应用。王教授近年来一直围绕国家重点发展领域从事微纳光电材料与器件的相关研究,主持了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

△武汉理工大学王宁教授演讲
湖北久之洋红外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涛研究员,则聚焦《智能赋能的端到端简单透镜光学 - 算法协同优化设计》。他介绍的简单透镜计算成像技术,通过光学与算法的协同创新,展现出革命性优势,为红外光学应用开辟新路径。久之洋作为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在红外光学领域有着深厚的技术积淀。熊总主持完成多项重大科研项目,拥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湖北久之洋副总经理熊涛研究员演讲
东方微电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吴建得,在《带 ASIC 的集成磁传感器芯片设计及基于算法的应用方案》中,分析了国际磁传感芯片厂商格局与我国产业化现状,并结合企业产品,详解了磁传感芯片在电流检测、工业控制等领域的应用,为本土芯片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东方微电创始人兼总经理吴建得演讲
上市公司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苏盈带来的演讲《AI智能多光谱传感吊舱技术与应用》,展现出在空天信息获取等领域的巨大潜力。她凭借丰富的项目实战经验,为现场观众勾勒出智能传感技术与行业需求结合的清晰图景。高德红外作为国内红外热成像技术的领军企业,在行业内占据重要地位。苏总曾带领团队实现了民营企业第一个车载光电跟踪系统的列装定型,有着丰富的技术研发与项目实战经验。

△武汉高德红外研发总监苏盈演讲
武汉飞瓴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合伙人杜灏泽博士,在《极端环境下的特种光纤分布式传感解决方案》中,分享了针对极端环境的传感技术创新,为深海、高温等特殊场景的监测提供了技术思路。近期,飞瓴光电在大尺寸光纤预制棒关键技术装备上获得突破,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杜博士参与国家重大、重点课题6项,发表论文20余篇。

△飞瓴光电杜灏泽博士演讲
武汉华敏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锴,则以《激光气体传感技术在工业气氛分析中的应用》为题,阐述了激光气体传感技术在工业生产安全与效率提升中的关键作用。目前,武汉华敏生产的氧探头系列产品均实现了从里到外的国产化,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武汉华敏测控副总经理吴锴演讲
武汉新烽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武治国博士代讲人研发总监陈银的《基于AI的水利工程白蚁危害监测与防灾系统》,将智能技术与民生需求紧密结合。该系统通过AI技术创新水利工程白蚁监测模式,为防灾减灾提供了科技支撑。新烽光电作为行业领先的智慧水利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水利信息化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

△武汉新烽光电总经理武治国博士代讲人研发总监陈银演讲
南京大学教授级高工、南智光芯(南京)科技有限公司CTO吕新杰演讲的题目是《高精度宽波段可调谐中红外激光及传感应用》,重点介绍了相关产品及其应用。南智光芯建立了国内首条“薄膜铌酸锂 + X”异质集成光子芯片产线,在光子芯片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南智芯光CTO吕新杰教授演讲
此次盛会涵盖了光通信与智能传感领域的多个细分方向,专家们分享的前沿成果不仅代表着行业技术前沿,更与国家产业升级、民生需求紧密相关。相信通过本次大会,不仅能成为业内人士了解光通信与智能传感技术发展动态的重要窗口,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创新与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更能激发更多的创新灵感,促成更多的合作项目,共同推动光通信及智能传感技术实现创新突破,引领产业走向更加繁荣的未来。


△展台照片

识别二维码,
邀您进《激光之家》全国粉丝交流群
-
- 2023-02-09
- 2022-10-11
- 2022-12-05
- 2023-07-20
- 2022-10-22
- 2023-02-10
- 2021-09-18
- 2023-02-10